威麟 劉
Blogger
Mr. 6從小在加拿大長大、從美國矽谷正中心的史丹佛大學畢業,返台不久即成了網路界人人皆知的第一代知識型網紅,在YouTube還沒開始的年代,曾是全台灣排行第二名的部落客,電視邀約、業配、採訪、演講接不完,還擔任YouTube在台灣的開站嘉賓,和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同台演講,和他一起開啟台灣的Youtuber時代,此後Mr. 6他歷經人生巨變,生了大病,大多時間躲在家裡寫作,出門皆必須隨身帶著心臟病藥。
曾寫過15本書,擺在書店架上沒人買,反而在網路上找到知音,這樣的一個第一代網紅,如今卻看破網紅的人生苦惱,反而隱居、拒絕所有演講,長年待在家,靠一群付費訂閱的鐵粉支撐,是台灣第一位成功實踐矽谷最新趨勢「熱情經濟」(Passion Economy)的代表人物───用任何一個熱情,只要吸引100位和你同樣的熱情者,就可以不必勉強自己做一個不喜歡的工作,可以天天都投注自己熱情的事物,還穩定得到比上班族更高的月薪。
宇翔 吳
Student
我是吳宇翔,是就讀師大附中的三年級學生。在高中三年期間,我深受所處環境的人事物啟發,對於各式社會議題培養出了濃厚的興趣,並在足夠的探究與了節後付諸了行動。
目前領導兩個學生媒體,分別是推廣循環經濟的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Circular Economy Jr.」與關注移工議題的「Open Box」。期望透過這次的演講,讓你找到自己所愛,並不畏困難、付諸行動。
柏廷 葉
Student
如果成熟的模樣是對社會沉默不語,那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持續幼稚下去。
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,爸爸是保全媽媽是保母,就讀一所並非前段的社區高中,沒有顯赫的家事背景,也沒有亮眼的學經歷,但我依然相信社會參與這件事並非全然是菁英的專利。
在過去十八年的成長過程中常常聽到「學生就是要好好讀書」,彷彿每個學生都必須在這個框架下成長,我每天都在想著,到底除了讀書以外還能做些什麼(很顯然我連讀書都沒做好),在高二那年因為香港反送中的關係,讓我更加的意識到「學生」這個身份的不可侷限性。
因此我決定,以社區高中學生的身份,來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,即便會受到譏笑,即便被家人認為是幼稚的孩子,那都不會是我裹足不前的理由,希望在今天的演講之後,能跟大家一起共享這樣微小的勇氣。
我是高雄學生民主聯盟發起人,來自高雄市立鼓山高中,我叫葉柏廷。
欽凱 張
Influencer
臺北市立師專青年楷模第一名畢業
台大政治學系第一名畢業
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
從事青少年創作心靈開發長達30年
遠見雜誌首次以專文介紹的寫作教學名師
相信博覽經典,才能再造經典;
相信真實經驗,才能出神入化;
相信廣開心門,方可通往無限。
首創戶外文字寫生的五感體驗教學,
融入靜坐觀想於寫作之中,將教室變成表演廳,
並訓練專業攝影團隊,遠赴世界各大博物館、知名景點拍攝,
以鮮活靈動的影像,開拓宏觀視野的寫作教材,
堪稱國內創思體驗教學的領航,
亦為數位時代寫作教法無限化的先驅。
瀛 杜
NPO Initiator
杜瀛目前在非營利組織Teach for Taiwan(為臺灣而教)擔任影響力發展部總監,主要負責TFT對外溝通與影響力策略,目標是帶動多元領域的利害關係人,共同回應在台灣的教育不平等議題。
深耕偏鄉教育師資培育的Teach for Taiwan除了致力回應教育不平等的問題、提升偏鄉學生的學力之外,透過系統性的培訓,也培育了教學者的領導力,以學習者為中心思考問題。杜瀛曾說:「我們期待我們的參與者不只是教學者,應該更是個領導者,積極看見問題,與問題相處,知道教育不平等在發生。」
在加入TFT以前,杜瀛曾擔任IBM台灣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門的企業轉型顧問,主要協助企業規劃行銷策略並連結數位工具落地實踐。
杜瀛正在社會光譜兩端折返跑的途中,從外商科技業IBM到在地非營利TFT,期待結合跨領域的所學和經驗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。
皓丞 詹
Influencer
20歲卸下舞社幹部後,一度想過要休學或轉學
在北醫剛開始的生活常用社團活動去掩飾心中的缺憾,因為醫療領域一直不是我心中最嚮往的領域,而我也一直認為正是來到這裡才侷限了我追求喜歡的事情
但我是個積極的人,為了扭轉局勢,開始不分日夜的專注在我所熱愛的 : 流行時尚、社群媒體和影像製作,寫文章寫成了外稿編輯、站上松菸走了第一場秀、拍影片找到生活目標
「無限度的自由反而容易讓人不知所措,而某種程度上,框架讓人更有勇氣跳脫世俗而更珍惜現在擁有的」
翊恩 陳
Student
Z時代的我們很多都有瘋狂的想法,但能實際付諸行動的能有多少?
陳翊恩Iain是復興實中的學生。三年前的他和很多人一樣,臺下旁聽著其他人舉辦的演講活動、翻閱著網路上各種成功人物的故事,因為懼怕而不斷不斷的否定著。
然而,現在的他,近年來共同策展了兩場TEDx年會、成為了TEDxFuhsing的主策展人期間也持續的發掘更多故事,增廣學生的視角。除此之外,他也也擔任了公益社團「同青社」的社長,帶領著團隊透過演講宣導了21世紀的水資源危機募款,並為非洲建井,
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抹光,但真正能照亮黑夜的不是ㄧ絲光線,而是群星閃耀時所散射的光芒。」
幾年來,透過與團隊的合作以及人與人的溝通,翊恩發現到了「對的合作」是創作出自己的故事的要點,這次,他將從臺下的觀眾成長成一位講者!
想知道翊恩如何定義「共同」以及「合作」嗎?歡迎7/19時來聆聽他的演講,學習如何寫下自己的故事!
翰琨 陳
Student
我來自高雄
左派國際時事寫手/Maker/科展仔/雄中生
14歲時讀了馬雲的未來已來,有句話我一直在我腦海裡”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再寬的路也很容易被踩死”
憑著這種不跟著人群走的想法,我意外走上了一條特別的人生道路。
我創辦教育平台,探討國際時事以及社會議題,在這個第四權失衡的時代下,試著改變世界。我也透過自學成為了一個Maker,透過創意與行動力,讓我有將各種想法實踐的能力。
或許你也曾認為身為一個學生太過渺小,但渺小又怎麼了?
芳譯 張
student
大家好,我是張芳譯,很榮幸能擔任此次GenZ的學生講者。
小時候我看過一本書,書名是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。從此以後,我就不斷的追尋著自己的天命。
我相信人生不應該被任何固有的框架綁住,自己的成功要由自己定義。因此,
我盡全力地活得精彩。高中以來,我當了背包客、做志工、參加各式各樣的活
動,且兼顧著學業,過著多彩多姿的生活。
我相信: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,也該為自已的人生負責!